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青岛第1万个5G基站投入使用的背后,是什么推动着“新基建”快速发展?

作者:李凯 来源:铁塔微报 发布时间:2020-05-22 浏览:

日前,位于城阳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顶的青岛市第10000个5G基站正式加电,投入使用。至此,青岛市已经建成1万个5G基站,实现市内主要城区、重点场景以及重点产业园区的5G信号全覆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国内领先……

2020年,山东省政府在工作报告提出要新开通4万个5G基站,对此,山东铁塔在全省16个地市开展5G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G站址约1万个,累计达到2万个,助力济南、青岛实现重点核心城区连续覆盖,烟台实现部分核心城区连续覆盖。

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

随着5G规模化商用步伐加快,各级政府对5G空前重视,利好政策频频发布,为通信行业加快发展形成了黄金窗口期。山东省政府以及全部16个市、超过60%的县市区印发了支持5G发展的文件,91个县市区专门召开5G建设推动会议,121个县市区将5G建设纳入政府督办。12个地市全部区县列出5G督办单,有的地市还进一步扩展增加场租压降清单、电费压降清单,形成5G督办“三个清单”,明确责任目标,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来解决基站建设“进场难、费用高、阻工多”等问题。4月27日,山东省政府17厅局联合下发《关于深入落实电价优惠和公共资源开放加快我省5G基站建设的通知》(鲁工信共联〔2020〕60号),聚焦电价优惠、公共资源开放两个方面形成6大项17条具体措施,继续坚持“政府主导、铁塔统筹”原则,明确公共资源向5G基站建设免费开放,党政机关率先垂范,并且通过两级督办抓负面惩戒。

5月8日,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一行到潍坊铁塔调研5G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并主持召开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题座谈会议,提出要解决好场地的问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公共区域、重点产业领域等都要向5G基站开放,落实好“要素跟着项目走”,切实缓解“进场难”等问题;要解决好服务的问题,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强化政策落实落地,打通项目建设“最后一公里”。同日,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一行冒雨现场调研了威海铁塔5G基站建设最新进展,强调要把5G建设当做新基建头等大事来抓,加大督导调度频次和力度,加快5G建设进度。

政府针对5G出台的政策“大礼包”不断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看得见的手”正在发挥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作用。今年以来,山东各地乡镇政府、街道办等协调解决5G疑难站址开工问题2181处,压降5G站址场租、电费3500余处,政策红利成为5G规模建设的生产力,成为控制5G运营成本的重要保障。

让“集约资源”释放“集约效益”

在“青岛第一高楼”海天中心,5G室分通信覆盖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青岛铁塔深入研究影响室分系统性能及多系统干扰的关键因素,采用传统无源分布与新型有源分布系统相结合的方式,选用高性能器件、严格施工规范、严抓工程质量,实现三家电信企业3G、4G和5G信号同时接入,既保证了全楼信号覆盖,又节省了行业投资。为促进统筹共建共享,山东铁塔通过派驻专员、联合会审等方式,前置沟通网络规划,结合网络覆盖范围,动态调整站址位置,在保证网络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共享覆盖。

同时,成立5G建设专题项目组,由济青烟潍四个建设规模较大的地市公司分专业承担课题,逐步构建起5G技术创新体系,围绕5G共享进行探索创新。针对5G设备比4G更重的课题,经过专题攻关,成功创新3米附墙抱杆、4米配重抱杆和六副联合基础,一次建设可满足两家电信企业设备挂载需求,大幅提高抗倾覆能力,同时减少占地面积和配重数量,有效提高了站址的挂载能力。

让“红色引擎”凝聚“红色动力”

为响应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建设行动,山东铁塔成立若干党员突击队,陆续在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济南科创大厦、烟台蓝海软件园、莱山经济开发园区等多个数字园区部署5G基站建设。

疫情的突然发生为5G网络建设带来诸多困难和不便。青岛铁塔市南区域与市南移动分公司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双方协同攻坚,党员摘牌、分片包干,为5G建设的无缝衔接和高效配合提供了组织保障。青岛铁塔还根据5G重点项目实际需要,组建潍莱高铁项目、地铁室分项目、胶东国际机场及机场高速项目三支5G建设项目党员先锋队,形成了“党委牵头、先锋队配合、党员落实执行”的协同高效工作机制。烟台铁塔更是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启动5G建设攻坚战,疫情期间迎难而上,圆满交付5G站址1026个。

分享到:

关键字:5G基站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