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青藏联网工程外送西藏富余水电累计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西藏夏季丰富的水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青藏联网工程是第一条通往西藏的“电力天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2500多千米,由750千伏交流、±400千伏直流、藏中220千伏环网三部分组成。2011年12月,青藏联网工程正式投运,结束了西藏电网长期孤网运行和当地多年缺电的历史。工程投运近9年来,经受住了高海拔、大风、严寒等恶劣气候环境的考验,一直平稳运行。作为连接青藏两地的能源大动脉,这条“电力天路”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藏电网长期以来的电力供应矛盾,为丰水期“藏电外送”和枯水期“送电进藏”提供了稳定的通道。
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1亿千瓦,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接续基地。但由于夏丰冬枯的季节负荷特性,西藏电网冬季严重缺电、夏季丰水期水电电量消纳难的矛盾突出。2015年6月,该工程顺利通过功率反转试验,西藏水电实现外送。自此,每年夏季,西藏富余水电都通过这条能源大动脉送至青海,在助力西藏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了西部地区清洁能源资源配置。截至目前,青藏联网工程双向累计输送电能113.82亿千瓦时,其中,西藏水电外送40.03亿千瓦时。
今年5月份,雅鲁藏布江逐渐进入丰水期时,青藏联网工程年度停电检修工作用时15天完成。年检结束后,青藏联网工程改变电能输送方向,开始外送西藏富余水电。“当前,我们根据电网实时负荷需求,每天调整功率20次左右,充分保障西藏水电可靠外送。截至目前,青藏联网工程今年已连续向青海送电120天,累计输送电量8亿千瓦时。”柴达木换流站副站长王鹏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