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江苏案例:解读如何搭建低碳、稳定的电力系统

作者:武魏楠 来源:能源杂志 发布时间:2020-11-27 浏览:

在11月13日举办的中芬智慧能源(南京)论坛上,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电规总院”)分享了江苏电网的电力系统建模成果,展示了如何搭建起一条在保持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的最佳路径。

芬兰能源企业瓦锡兰发布《江苏省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升展望》报告,解释了如何利用灵活技术,如燃气内燃机(ICE)发电厂等实现快速启动,从而在平衡间歇性发电和波动性发电的同时,又能够确保电网连续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承诺在2030年之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通过从煤炭消耗式和基于化石的发电模式向清洁能源转型,中国正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清洁能源创新的全球领导者。截至2019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的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790千兆瓦。

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的并入电网,以及未来可预见的更多可再生能源装机。如何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低碳成为中国电力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芬能源合作加强

“我们认为芬兰和中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潜力巨大,”芬兰驻上海总领事Pasi Hellman表示。“中国提出了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双方的通力协作和创新。”

在中芬双边能源合作的基础上,电规总院和瓦锡兰共同发起了一项名为“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芬兰经验在江苏应用”的研究。

江苏省是中国的主要经济中心之一。近年来,江苏一直走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前沿。预计江苏在2020年底时,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都将达到1500万千瓦。

研究中使用的电力系统建模表明,并入可再生能源、提供峰值调节以及确保系统可靠性都需要灵活性,其中包括燃气内燃机发电厂、电池储能等多种灵活的电力解决方案。研究还表明,更高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将为江苏电力系统节约将近640亿人民币的总成本,而且还可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总量减少25%以上。

“江苏省对可再生能源使用需求的增加凸显出电力系统灵活性的重要性,”电规总院国际部副处长王顺超表示。“需求侧响应、储能技术和内燃机等灵活发电选项将为可再生能源创造更多空间,同时也为江苏电力系统提供可观的经济、环境和运营效益。”

灵活性助力电力系统稳定

瓦锡兰在其《电力系统优化》报告中提出了“中国江苏正走向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这正好是对电规总院研究成果的补充。根据报告的研究结果显示,为有效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且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构建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并将其并入至电力系统中,从而降低系统成本,实现更加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生成。

根据减煤/平煤政策,维持并增强剩余燃煤发电厂的灵活性。

为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和平衡提供更多的灵活发电解决方案,包括高效的燃气内燃机发电厂和电池储能方案。

当电力供应与用电需求不匹配时,内燃机发电厂将提供更快的提速和降速率,使电力系统满足短期内快速启动的需求。根据报告预测,到2030年,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比例将从4%增加到30%。

“高效的灵活内燃机发电厂使电力系统能够在并入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快速满足短期快速启动的需求,而不会危及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瓦锡兰能源业务市场发展经理周秦声表示。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系统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