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车主维权需理性,特斯拉更不能“店大欺客”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21 浏览:0次

每经记者 范文清    每经编辑 孙磊

本届上海车展,特斯拉女车主维权事件颇受舆论关注。从当前特斯拉与女车主的公开回应来看,双方均表态“不妥协”,这意味着涉事车辆是否“刹车失灵”尚未有最终结论。

诚然,这位在车展期间爬到特斯拉展车车顶维权的张女士,行为过于冲动,有失理性,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激进维权的背后或许是问题无法通过沟通、或其他途径得到有效解决的无奈选择。

我们不提倡消费者过度维权、不理性维权的行为,但也不支持商家“店大欺客”的态度。

事实上,自特斯拉国产以来,车辆意外加速、刹车失灵事件屡有发生,特斯拉几乎把所有事故发生的原因指向用车人操控不当,涉事车辆究竟有没有问题,至今仍是谜题。

作为一家世界知名的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一向以互联网造车思维来标榜产品的科技属性。而互联网思维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以用户为中心打造产品和服务,从而为购车者提供智能出行的全新驾乘体验。但从本届上海车展,特斯拉对维权车主的行为来看,我们没有看到这家科技企业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特斯拉高管在事件发生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没有办法妥协,这是新产品发展必经的过程”,还强调“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言语之间,没有表达任何要解决这一问题的诚意。特斯拉工作人员当天粗暴拖拽女车主离开展台的行为,也从侧面反映出,特斯拉已经展现出与用户“硬刚”的决心。

智能电动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这并不代表,新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无视问题,在频繁发生特斯拉车型意外加速、刹车失灵事件之后,官方的解释是,全球数百位驾驶员都错踩了刹车和油门踏板。

显然,这一解释并不能打消消费者的疑问,而且意外加速事故还在不断发生。多年来,汽车消费者维权事件不少,但如此公开地指责维权车主和推卸责任,并不多见。如果产品本身没有问题,特斯拉可以提供证据证明自身,没有必要与车主打“口水仗”。遗憾的是,郑州市监管局新闻宣传处相关负责人回应,至今特斯拉仍拒绝提供涉事车辆的行车数据。

特斯拉方面拒绝提供行车数据的理由是,担心数据被当事人用来炒作宣传造成不良影响。在驾乘人员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仅以担心数据被用来炒作为理由拒绝执法机构的进一步调查,特斯拉处理失控事件的方式和态度,不仅仅是缺少解决问题的诚意,更是缺少对生命安全的敬畏。

事实上,自特斯拉国产以来,中国消费者对其热情高涨。来自中国市场不断攀升的订单数量,也推动了特斯拉股价屡创新高,使其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宠儿。特斯拉应该珍惜中国消费者的这份热情,对中国市场怀有敬畏之心,这样才能在持续发展的电动车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分享到:

关键字:特斯拉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