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十年电改难及彼岸:电网企业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作者: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发布时间:2012-05-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和竞价上网四大目标,只初步实现了前两步
 
    电改启动十周年,“电改”再成热词。
 
    2002年春,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即5号文)至今,十年一晃而过,又到了一个回顾总结的时候。
 
    十年沧桑,5号文提出的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和竞价上网四大目标,才初步实现了前两步。这一切,业界已经耳孔生茧。
 
    中国改革从来自上而下;但是,草根自下而上的探索,却往往是改革中最精彩的篇章。
 
    民营变电站兴衰
 
    “不做了,不能再做了。” 如今已移师首都寻求发展的董桂凡,坐在北京上地西路的办公室里,谈起了往事。
 
    这位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的农民企业家,数年前,创办了“非法”的民营变电站,一竿子插进了配售电领域。
 
    自建变电站的初衷很简单,只因董桂凡自己的煤矿频遭停电之苦,包括他本人曾因突然停电被困井下4个小时。
 
    几经周折,董桂凡牵头筹资6000万元,建设了登封石淙河110千伏变电站,变电站采用双回路供电,电源来自向阳电厂和登封电厂。
 
    除了自用,董桂凡的变电站于2005年7月14日开始对外供电,和地方供电局展开竞争。
 
    董的供电用户,都是当地的煤炭和高耗能企业。这家民营小配电网,最多时可向30多家企业同时供电,电费与国有变电站相比,低了不少。
 
    “我们向发电厂买电时不分峰谷。电厂本身也很紧张,从人家锅里盛点饭吃,按这个价格给我们就已经很照顾了”。董桂凡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发电厂给供电局的上网电价基本是0.3元多一度,而民营变电站的购电价是每度0.623元,售电价格接近0.63元,平均每度电赚5厘左右。
 
   “很受欢迎,当时满负荷供了一个多月,一个月利润达到370万元。那还是销售电价低的时候。”董桂凡说。
 
    民营变电站受欢迎,不光是电价低,还有实惠的服务:董的民营变电站现有八九个员工,维修、变压器校验等服务全部免费;而地方供电局为企业提供服务,一般会指定设计、施工单位和设备材料供应商(“三指定”)。
 
    不料,为民营变电站供电的向阳电厂不久因非法占地被关闭,电源只剩下登封电厂一家。而登封电厂供应不很稳定,只能保证供1万千瓦的负荷。
 
    登封并不缺电。除了自发自用的登封电厂外,华润登封电厂距离董桂凡的变电站只有1公里,但要用上这个电并不容易。董桂凡曾专门找过该电厂,电厂方面表示愿意在电网消纳不了的时候,多分给民营变电站一些电进行调峰,但后来不了了之。
 
   “有内部人告诉我,主要是供电局方面不接受这种形式,声称发电厂要么供民营变电站就全部供,要么干脆脱网。”董桂凡说。
 
    “始终缺粮。”董桂凡表示,如果电厂有足够的电供给他的变电站,“成本差不多2年就回来了”。
 
    目前,这座民营变电站还在运行,但因电力供应问题,无法满负荷运行。“今年4月份能有15万元左右利润”,主要是保障煤矿的双回路。
 
    “这种情况,已经无法持续太久。”董桂凡说,当地供电局想出资4000万元买下该变电站,河南省电网已同意,只待河南发改委的批准。
 
    早在2006年,董桂凡曾提出该变电站的股改方案,建议供电局持股,但对方没有同意。
 
    董桂凡的行为,不符合《电力法》,而一些专家却认为是改革的方向。业界专家认为,下一步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就是要“改电网”;而输配分开、配电网实行多方竞争,正是改革的目标。
 
    “魏桥现象”
 
    与董桂凡经历相似的,还有山东一家著名的民营企业。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新疆自治区采访时了解到,去年年底,新疆一行署的5名发改委干部,因为拟实施的智能微电网工程遭遇电力体制掣肘,专程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魏桥镇,参观了“魏桥创业集团”的民营发供电系统。
 
    魏桥,中国工业百强名镇,以纺织和电解铝产业著称。其产业格局,与这里独具特色的民营独立电力系统,关系巨大。
 
    该民营发供电系统,13年来一直与山东电网解列运行。因纺织和电解铝需要消耗大量蒸汽和电力,企业自备热电联产机组并不鲜见,但不并网的少之又少;而独立向附近其他企业供电的,更是绝无仅有。
 
    这个装机规模高达200万千瓦的独立电网,据称是“逼上梁山”的结果。据几位新疆干部的了解,山东电力公司给当地企业的销售电价为0.64元/度,同时企业还要无偿交纳2000元/千伏安的增容费;尽管国家发改委已出台文件取消供电贴费,但文件却有“特殊情况可要求交纳供电贴费”的说法。
 
    用电企业更无法理解的是,自己要出资建设全部1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而产权却归电网所有,且必须由电网“三指定”,造价比市价高出一截。与国有大电网相比,魏桥独立电网的最大特点是“经济性非常突出”。据新疆干部形成的调查报告说,目前该系统供电成本不超过0.4元/度,虽然煤价连年上涨,供电成本有所升高,但其与国有电网在当地的供电价格相比,工商业和居民用电价格都低出一半以上。
 
    魏桥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集团职工生活区的自供电电价,不到0.3元/度。
 
    由于电价相对较低,魏桥电网的供电营业区开始越界扩张,周边乡镇甚至外埠企业,也从该系统购电。魏桥自行架设的供电线路,除供应诸多工业企业生产用电外,还向魏桥镇及周边城乡13万居民供应商业及生活用电。
 
    魏桥集团麾下的子公司中国宏桥(01378.HK)上市保荐人摩根大通认为,中国宏桥虽然规模不及央企中国铝业(601600.SH,02600.HK),但电力成本较同业低出近50%。
 
    2010年,宏桥铝业每度电成本为0.2元,低于同业的0.4元。
 
    小电网单独运行,一般而言系统稳定性堪忧。几家国内铝业巨头均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由于担心自备电厂的供电可靠性,所以他们的自备电厂都并入了大电网。
 
    但考察过魏桥独立电力系统的专家表示,其系统负荷率较高,工作负荷约50-60万千瓦,最大单机容量是3万千瓦,“技术上可以做到稳定运行,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供电保证率水平,高于国家规定水平”。
 
    目前,魏桥独立电力系统的供电规模,在山东已排第三或第四位。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山东了解到,“魏桥模式”在山东已产生示范效应。近年来,山东诸多地区的地方电厂要求与大电网解列,单独运行;滨州、威海等地民企自建电力系统,自发自供自用。
 
   “魏桥模式可能确有违规之处。”山东省府一官员反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但小岗村那帮农民当年的做法,可是要杀头的,后来呢?”
 
    接近魏桥集团的人士表示,目前山东电网已经开始和魏桥系统洽谈合作,方案是220KV或110KV线路联网;但魏桥坚持系统的独立地位不变,表示“联网目的,仅是以商务合同形式向大系统买服务、买效率、买效益”。
 
分享到:

关键字:十年 彼岸 电网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