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转型加速、“双碳”概念的提出,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全社会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增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本栏目结合“十四五”新时代新要求的大背景,对我国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重要方向——平台化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为相关研究和行业概览提供参考。
一
综合能源服务发展重要方向——平台化
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参与主体众多、商业模式多样,以平台模式促进各类主体高效对接,推动实际物理系统与数字价值创造有机链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力,成为综合能源服务高质量发展重要方向。本专题对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化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重点研究了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的定位、现状及发展重点。
>>综合能源服务为什么需要平台化发展
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具有长产业链的显著特征,能源服务商仅依靠自身资源形成贯通产业链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很难,需要以平台化实现产业链各环节资源的组合匹配和高效对接,实现对能源服务商的充分赋能。
综合能源服务主要有以下典型共性需求:供需匹配,征信服务,金融服务,第三方认证服务,通用化模型工具服务。
综合能源服务属于工业服务范畴,不仅具有促成交易的浅层需求,同时需要结合行业特征进行深层赋能,其独特的市场特征、需求特性是其平台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的定位
以满足共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结合综合能源服务与实际物理系统紧密链接、具有强专业性的特征,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不应仅定位为促成交易的中间环节,更应该找准“三重定位”。
定位一:平台属性上,成为交易、运营等海量信息的汇聚枢纽和流量入口,兼具供需对接与物联网平台双重属性。
定位二:服务对象上,重点是服务商赋能,成为能源服务商的“服务商”。
定位三:能力构成上,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应具备“通用工具服务+个性化方案开发”能力。
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属性示意图
>>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现状及分析
在综合能源服务蓝海市场驱动下,作为能源和互联网跨界融合中枢产品,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取得了较大进展,本专题从平台类型、技术发展、商业模式上分析当前主要平台发展现状并研判发展趋势。
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现状及发展趋势示意图
平台类型上,当前国内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主要有两种类型,项目级物联网平台、能源服务电商平台。鉴于综合能源服务的产业特征,未来项目级物联网平台和能源服务电商平台将会共存,并通过连接平台打通项目级物联网平台构成的“数据孤岛”,最终形成混合一体化平台。
技术发展上,尚处于数据存储、分析、展示的初级阶段,但从其定位来看应具备促成交易、赋能服务商的双重目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把准两条主线:一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平台架构与应用开发技术创新;二是通过工业模型沉淀和场景化二次开发所带来的平台服务功能提升。
商业模式上,现阶段还是主要以提供专业服务或将平台作为产品直接销售为主,未来功能订阅、金融服务、应用商店分成等模式将会兴起,在产品交易、服务交易的基础上,逐步向知识交易演进。
>>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发展重点
结合上述平台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发展重点为覆盖交易服务、专业服务的“两级平台、两大生态”。
两级混合一体化平台
项目级物联网平台与能源服务电商平台结合的混合一体化平台是发展趋势。以链接平台串联起广泛分布的项目级平台和能源服务电商平台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具体可以体现为三种串联方式:一是业务模块通过连接平台和项目级物联网平台连接;二是云服务模块通过连接平台与项目级物联网平台连接;三是数据分析模块和连接平台合作。
两级混合一体化平台功能架构示意图
应用创新生态
以数据沉淀挖掘、机理模型开发为突破口打造应用创新生态,构建通用服务能力,做深专业解决方案,提升平台价值延续性。在项目级物联网平台与能源服务电商平台形成有机链接基础上,将为数据沉淀挖掘和机理模型开发提供良好现场数据基础,依托平台连接用户、能源服务商、专业技术提供商、第三方开发者共同形成应用创新生态成为重要选择。
联合交付生态
联合交付生态是打造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化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的关键,具有沿产业链横向联合与纵向联合两种方式。横向联合即是在产业链某一关键环节,打造平台+金融、平台+物联系统、平台+运维等模式,通过平台的软硬件资源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增强。纵向联合则是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的关键。
二
我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展望
>>我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概览
当前,中国致力于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中国综合能源服务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在此背景下,本专题首先立足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能源转型方向,从需求、技术、模式、业态、政策等5个维度,研判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
(一)需求不断涌现
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潜力较大,工业园区和公共建筑是适合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重点对象。随着经济形势变化、服务对象拓展等,综合能源服务新需求将不断涌现,驱动市场潜力持续释放。预计到2025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规模可达万亿元。
(二)技术加快突破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涵盖专业技术领域众多,主要包含单项技术、多能耦合技术、能源数字化技术。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深入推进,各类技术将不断创新突破,为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和业态创新提供更加丰富的技术手段。
单项技术主要指支撑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某一细分领域技术。依托基础理论、关键材料上的不断突破,单项技术将向着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重点关注的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技术和微型燃气轮机技术。
多能耦合技术聚焦多能转换、多能供应等关键环节,随着终端能源系统通过多能联供、多能互补实现效率提升的需求逐步扩大,多能耦合技术将迎来快速发展。重点关注的技术包括区域热电联供技术、电转气(power to gas,P2G)技术。
能源数字化技术旨在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提升能源系统运行控制、市场交易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随着“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系统的加速融合,将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向信息物理深度一体化应用方向发展。重点关注的技术包括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管控技术、能源区块链技术等。
(三)模式不断创新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主要包含单体式、集成式、平台式3类业务。
目前,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面临供需匹配困难、资源整合能力有限、供需互信程度不足三大痛点问题。为解决三大痛点问题,迫切需要以平台模式促进信息对接、资源交汇、信用体系构建,支撑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平台构建来看需要重点把握核心算法、配套服务、信用体系三大要素。
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架构图
(四)业务蓬勃发展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链条长、市场主体众多,需要充分融入互联网思维理念打造新业态。各类主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信息交换和供需匹配对接,通过混合所有制、产业联盟等方法实现线下资源整合和业务落地开展,共同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图
(五)政策逐步完善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具有行业壁垒较高、资金技术密集的特点,而能源体制变革须由政府来主导,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制定规划进行引领,资金的汇聚需要补贴政策来引导。因此,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政策驱动需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综合能源服务的新发展趋势
“十四五”时期,基于经济、能源、环境等方面多因素的综合研判,全社会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增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在此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我国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投资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将出现进一步的变革。此外,综合能源系统建设和运维服务、能源交易和金融服务等细分市场均有增量发展空间。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投资总需求有望达到数万亿元的水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十四五”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新趋势:
(一)碳排放尽早达峰相关政策,将成为该产业发展最强劲的驱动力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驱动型的。综合能源服务与碳减排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是低成本实现碳排放尽早达峰相关政策目标的重大路径。“十四五”时期,碳排放尽早达峰相关政策将创造巨大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主体提供业务发展的乐观预期,驱动该产业高速成长。
(二)数字技术将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提供越来越坚实的发展基础
综合能源服务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十四五”时期,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有望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加快推广应用,唤醒以往沉睡的资源,比如更好地挖掘电力需求响应资源,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带来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升服务的商业价值。节能、综合供能、能源系统、能源交易和金融服务,将增添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成分。
(三)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企业融合融通发展新格局将逐步形成
涉足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主体中,综合能源服务企业集团,将作为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同时也为产业的开放、规范发展带来需要探究的课题。此外,跨国能源公司看好我国经济和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开始尝试进入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中小企业在细分业务领域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各类市场主体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注入新活力。
(四)综合能源服务的盈利性趋于走强
“十四五”时期,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将加快完善,相关技术进步将带来服务成本的快速下降。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综合能源服务的盈利性将趋于走强。这既有利于提升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投资吸引力,也利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主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能源服务、环境服务融合发展
在“十四五”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大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各类综合能源服务的潜在客户不仅具有日趋多样化的能源服务需求,而且有污染治理、减碳等环境服务需求。顺应客户需求变化的新趋势,综合能源服务与环境服务将加快融合,具备能源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将具有较强的市场渗透力,更有可能在趋强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六)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布局加快演进
“十四五”时期,经济、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加上需求侧管理的牵引和协力,两者将共同塑造经济和能源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在此大背景下,将有更多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区域和行业布局,有望进一步分化。
内容来源于《电力技术情报》202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