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退役电池何去何从?广州市人大代表洪芹华:拓展梯次利用范围

作者:记者 周聪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时间:2023-01-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今年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民营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洪芹华带来《关于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建议》,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作为核心部件之一的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她建议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回收利用体系。并遵循“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原则,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试点示范项目。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率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11月,广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54万。

在洪芹华看来,动力电池如果处置不当、随意丢弃,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也会造成钴、镍等资源浪费。“做好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洪芹华表示。

对此,她认为应落实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回收利用体系。对此,她建议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协调相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废旧汽车拆解公司、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共建市级动力电池回收试点示范中心。

同时,打造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示范基地。在建设广州市动力电池回收试点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引入优秀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研发梯次利用关键技术。遵守“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的原则,将梯次利用电池应用于基站备电、储能、低速车、智慧灯杆等领域,并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试点示范项目。

最后,加快健全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数字网络,强化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进一步完善以编码为信息载体,赋予单个电池“身份证”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检测体系,充分利用一体化溯源、追踪、回收的国家平台,强化新能源汽车国家检测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溯源综合管理。

在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行业标准建设方面,洪芹华也给出自己的建议:可组织各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等承担主体责任的企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和重点研究机构,研究市场中存在的共性难点问题,探索建立具有可操作性、能被市场认可的回收体系标准和规范。并建立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体系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提升相关回收服务网点回收能力。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