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山东滨州:谋划21.18GW新能源基地规划装机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光伏們 发布时间:2023-06-12 浏览:2568次

数字储能网讯:6月8日,山东滨州举行“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新能源产业专场。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2年底,滨州市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499.68万千瓦(含风电装机168.54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04.59万千瓦,生物质及垃圾发电装机26.55万千瓦),居全省第5位;年发电量81.81亿千瓦时,居全省第6位。今年1-4月新能源发电量31.83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发电量均保持10%以上增速。

据市政协党组成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梁中华介绍,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立足新能源产业这一最大的资源优势和最大的发展潜力,研究确定了将新能源产业打造为全市“第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大部署,市发改委作为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单位,高位谋划、整体推进、精准发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滨州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路,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和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力推进、快速崛起。

立足实际 强化顶层设计

高质量编制《鲁北(滨州)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滨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滨州市整县制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规划》《滨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滨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四个规划、一个意见”,确保新能源产业发展一张蓝图、一个航标、一套体系。坚持系统思维、全域布局,打造联动发展大格局,着力解决各县市区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同质化、无序化等“各自为战”问题。成立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

在工作推进上,坚持统筹发展、统一布局、集体决策、精准招商、有序推进、要素保障六项原则,并将其作为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遵循。在发展路径上,强化实施产业规划引领行动、重大项目推进行动、重点产业招引行动、电网接入提升行动、可再生能源消纳行动、滩涂资源收储攻坚行动,全面破解发展难题。在工作机制上,确定了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制定“一个实施意见”、成立“一个能源发展服务中心”、成立“一个新能源集团”、设立“一个新能源产业基金”、成立“一个新能源研究院”的“六个一工作机制”,目前已基本落实到位,并且在工作推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这“三个六”的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新能源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为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点定位 绘就发展蓝图

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市规划重点打造一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一个“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布局建设新能源产业“一港四园”,打造“渤海氢城”。

一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即滨州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立足滨州市北部沿海盐碱滩涂资源优势,经过到省发改委争取,滨州市成功列入了全省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围绕基地建设,规划布局18个新能源发电项目地块,包括12个风光同场项目地块和6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地块,谋划了2118万千瓦的基地规划总装机容量,其中新上风电318万千瓦、光伏发电1800万千瓦,分别占到了全省鲁北基地的44.1%、79.5%、40.9%。

一个“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即围绕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积极引进风电、光伏发电、储能等行业知名企业和品牌,建设新能源产业“一港四园”,培育形成以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创新引领、智能高效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一港四园”,即依托滨州港打造风电产品出海出口基地,重点建设惠民“陆上风电产业园”、北海经济开发区“海上风电产业园”以及无棣县、沾化区“光伏产业园”。目前,已建成风电铸件年产能30万吨、风电结构件年产能3000套,投产4条100米以上风叶生产线;建成山东巨电10亿安时PACK生产基地项目、在建鲁北万润磷酸铁锂等项目,新能源上下游产业在滨州市加速集聚并初具规模。

“渤海氢城”,即立足于滨州市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在氢能制备、储运、燃料电池、加氢关键零部件等领域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将滨州市建设成为辐射京津冀的氢能枢纽城市,规模效应明显的氢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城市,示范效果显著的氢能产业应用示范城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渤海氢城。

强化配合 全力对上争取

保障性、市场化并网建设指标争取全省领先,滨州市阳信明控等2个风电项目,装机规模总计10.5万千瓦,增补为2021年省保障性并网项目;润化20万千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晴阳15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通过竞配纳入2022年省市场化并网项目名单,装机规模总计35万千瓦,列全省第5位。国家大型光伏基地争取实现新突破,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获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这也是滨州市首个获批的国家大型光伏基地项目。国家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走在前列,滨城区、沾化区、惠民县、邹平市、北海经济开发区5县区被列为国家整县制分布式光伏试点县,批复规模320万千瓦,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并网100万千瓦。

强力推动 加快项目实施

一方面,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提效。加力推动2个市场化并网项目、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实施5个整县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年内开工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以上。通过公开公平竞选,从省确定的十大企业中优选牵头开发企业,年内再新开工建设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7个地块,装机容量达到680万千瓦,力争基地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另一方面,推动配套设施进一步成网成链。全面提升电网接入能力,力争500千伏高地输变电工程年内完成项目核准。建成投产城乡配电网重点项目9个、储能示范项目2个。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