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特高压输电通道 返回

武汉—南昌特高压大跨越工程 导线现场测振完成

作者:齐翼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4-04-01 浏览:

数字储能网讯:日前,1000千伏武汉—南昌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长江和赣江南支两项大跨越工程导线微风振动现场测振工作完成。测振结果表明,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导线防振专业技术团队设计的工程用导线防振方案满足技术要求,防振效果达到预期水平。这标志着中国电科院大跨越防振技术日臻完善,特高压、超高杆塔、超大跨距工程导线微风振动防振技术取得新突破。

  据介绍,武汉—南昌特高压线路长江大跨越工程采用混压四回路铁塔跨越长江,1000千伏六分裂、500千伏四分裂导线及地线合计62根,是国内跨越长江线束最多的大跨越工程。工程跨越档距1728米,跨越塔全高325米。赣江南支大跨越工程跨越档距1430米,跨越塔采用单回路酒杯型结构,单基重量978吨,全高169米,酒杯塔头高差41米,是目前世界上塔头最大的特高压单回路酒杯型铁塔。两项大跨越工程用导线刚度大、悬挂点高,微风振动幅度大、振动持续时间长,这给导线系统的抗疲劳性能带来了严峻考验。为保证大跨越工程的安全运行,导线微风振动的控制措施必须科学、精准、有效,导线现场振动情况也需重点关注。

  武汉—南昌特高压线路大跨越工程架线施工结束后,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空作业人员登上大跨越工程输电铁塔作业平台,针对大跨越导线发生概率最高的微风振动开展现场测振,以掌握大跨越导线关键节点的振动数据,进而评估导线的振动状态,检验防振措施的效果。

  据了解,防振及测振是保证大跨越导线安全可靠的必要环节。中国电科院输变电工程研究所导地线与金具研究室是国内大跨越防振技术领域的权威机构,构建了“防、测、治、评”一体化技术体系,为包括全部在建及已投运特高压大跨越在内的国内外百余项大跨越线路工程提供了满足技术要求的防振解决方案,相关工程长期运行效果良好。


分享到:

关键字:特高压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