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快讯>国内新闻 返回

通威并购润阳,开启光伏行业触底整合之路

作者:丁文影 来源:能源评论杂 发布时间:2024-11-02 浏览:

数字储能网讯:8月13日,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发布公告,宣布以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对价,收购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不低于51%的股权。这被视为光伏行业史上规模最大的并购案。

  目前,光伏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不少企业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企业产线关停、退出市场等消息屡见不鲜。行业协会近期也有鼓励并购整合的倡议,但这样两大巨头的收购案,在业内实属罕见。

  处于周期底部的光伏行业,会迎来一轮整合并购潮吗?

通威再次逆向投资

  通威此次发布的公告显示:它拟与润阳股份、上海悦达新实业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等润阳股份相关股东、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增资意向协议》。若交易顺利完成,润阳股份将成为通威股份的控股子公司。

  这并非通威第一次通过收购扩张。

  在2013年光伏行业低谷期,我国光伏行业遭遇欧盟的“双反”影响,全球光伏市场一片萧条。但通威却逆势而上,于2013年以8.7亿元收购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合肥)公司,进入太阳能电池片领域,奠定了未来在该领域的强势地位。

  这次通威对润阳的收购能让历史重演吗?

  根据通威2023年年报,其已拥有高纯晶硅45万吨年产能、电池95吉瓦年产能以及组件75吉瓦年产能,是全球第一大硅料厂商、第一大太阳能电池厂商。

  不过,对于通威来说,50亿元的大额收购也并非毫无负担。通威账上现金流虽然比较充足,但仍然承担着不小的债务和利息压力。据通威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通威当前资产负债率为59.3%(较年初增长4.2个百分点),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86.4亿元(较年初增长42.7亿元)。

  此外,通威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也已于2023年3月卸任,由其女刘舒琪接任董事长一职,这也为通威未来的发展带来一丝不确定性。

  不过,资本市场对这场收购却反应平淡。通威公布收购协议后,其股价不涨反跌,自8月14日至9月19日累计下跌5.62%。同时,光伏ETF的走势平平。行业巨头即将再度扩张的消息并未刺激投资者。在行业整体触底、产能阶段性过剩的情况下,光伏巨头的产能整合也不能改善市场预期。

  有分析师表示,目前通威抛出的收购计划只是意向性协议,尚不具备正式的法律约束力。“润阳在海外方面的产能确实比较有吸引力,但也有潜在风险,主要是前期经营策略以及一些业务上的举措,能否通过通威的尽职调查,还需时间验证。”

润阳危机的背后,是通威的扩张曙光

  被收购的润阳曾风光无限,2023年其太阳能电池片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五。公告显示,润阳已建立5.5万吨工业硅、13万吨多晶硅、7吉瓦拉晶、10吉瓦切片、57吉瓦太阳能电池和13吉瓦组件的年产能,并布局了部分光伏电站业务,形成了自上游工业硅到终端光伏电站的完整产业链,在美国、泰国、越南等部分海外市场建设了产能。海外产能和长期居于行业前端的电池片出货量是润阳最显著的优势。

  今年,润阳不仅跌出全球电池片出货排名前五,且IPO处于停滞状态,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尽管润阳的估值曾高达400亿元,通威拟定的50亿元收购价格,无疑是大打折扣,但眼下,向行业巨头靠拢对润阳来说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据新能源研究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在全球光伏电池片出货排名中,通威位列第三,排名在中润光能、捷泰科技之后。此番收购若顺利进行,通威在多晶硅、电池片、组件环节的市占率将有望进一步得到提升。其中,润阳的电池片产能将对通威整体市占率的增长有最为突出的贡献。

  此外,润阳将为通威带来的全球化优势也是此次并购的重点。在公告中通威提及,“经过多年发展,润阳股份在美国、泰国、越南等部分海外市场也建设了富有竞争力的产能布局,能够满足海外市场溯源要求”。润阳股份此前的招股书披露,截至2022年,该公司具备4家全资境外子公司,包括润阳泰国(建成泰国电池组件生产基地)、润阳国际(负责电池销售)、美国海博瑞(负责组件销售)、润阳德国(拟从事海外光伏业务)。

  通威2023年年报显示,当年通威实现海外收入113.49亿元,约占总营收的8%。此外,通威还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扩大其海外市场份额,“公司规划2024年海外出货占比由2023年的6%提升至10%~20%。”通威在一季度业绩会上曾表示。

  收购润阳无疑将为有意提高海外业务营收占比的通威带来更多助力。

产能过剩且分散,资源整合是出路

  如今,光伏行业整体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多数企业已经停产,但通威是为数不多能够充分利用产能的企业。对于过去两个成功的逆向投资案例,通威创始人刘汉元曾说:“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通威的两次选择都符合当时社会的最大需求。”

  头部企业合并、产能整合出清,倒逼价格回归理性,正是当前光伏行业的迫切需要。

  除了头部企业,即使是业内黑马,也受制于行业寒冬,遭遇IPO失败。8月16日,据深交所披露,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保荐人国金证券撤回了该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深交所终止对其审核,上市计划最终失败。

  8月中旬,高盛一份题为《聚焦产能周期——面对不均衡、判断转折点、穿越长周期》的报告,在光伏行业投资者和从业者中广泛传播。报告指出,光伏行业正在进入下行周期的最后阶段,预计2025年将触底。报告中还将光伏、锂电池等行业与市场占比最优的空调行业做了对比,发现光伏行业集中度较低、产能分散,行业整合能力弱。

  因此,去库存、整合产能的发展路径已是板上钉钉。

  早在2023年11月,道得投资创始人、尚德现任董事长武飞曾在中国企业并购重组国际论坛上表示:“很确定的是,明、后年在光伏的上游产业,比如硅料、硅片、电池等产业环节会有大量的并购机会出现。”

  今年5月,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的“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也有专家指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其中还特别提到,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今年年初以来,证监会密集出台了多项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新政策。

  通威本次宣布收购润阳,标志着光伏行业走上了整合、加速出清的道路,并能够减少部分产能的无序扩张。当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价格水平有望恢复至合理区间,摆脱目前光伏行业大面积亏损的状态、扩大企业生存空间。

  8月27日,硅片大厂隆基和TCL中环宣布对外调涨硅片价格。之后,其他多家主流硅片厂商也均跟进上调产品报价,推动硅片价格恢复理性。这也符合“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给出的“光伏供给侧改革”预期。

  通威收购润阳目前仅在计划公告阶段,最终能否成功推进仍是未知数。但这至少说明,在光伏寒冬中,为数不多有能力通过并购实现产能整合的企业正在行动。这对通威、对生存困难的润阳,以及对光伏行业来说,或许都是一次走出寒冬的机会。


分享到:

关键字:通威股份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