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铅酸(炭)电池 返回

踢掉一个“镉”,电池变“绿色”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今日早报(杭州) 发布时间:2014-11-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每10辆电动车,6辆超威电池”。很多消费者认识超威集团(以下简称超威),是通过这句广告语。

事实上,超威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曾多次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

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谁先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在市场中占领先机。超威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先于国家要求,探索蓄电池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之路。

这家企业是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近日,记者专访了超威集团总裁杨新新。

环保工艺研发先于国家要求

一条淡蓝色的衬衫,黑色西装长裤,深咖色的皮鞋,一副无框眼镜,高高瘦瘦的杨新新书卷味很浓。

之前,他曾担任过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党委书记,也在政府部门做过处长,管理经验很足。

进入企业后,超威集团的发展奇迹让他感慨,“发展很快、很良性,从2009年到2011年,销售额环比增长达到了56.7%,如此高速的发展在制造业是个奇迹。2012年的销售额环比增长更是达到100%。”

在他看来,超威的发展基于技术的积累。“超威起步的时候,我认为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是拥有技术;其次是不断地创新;再则,心无旁骛地专业、专注与执着。”

传统蓄电池行业门槛低,导致这一行业竞争相对混乱。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发展对蓄电池的依赖,高能效和长寿命蓄电池已成发展主流,于是,技术就成了关键。

杨新新介绍,超威在15年时间里已拥有550项专利(其中少部分正处于申报、待批状态),有很多独创性技术或超前性的研发成果。譬如,它研发的“内化成”工艺,从2005年起步,到2006年开始小规模批量生产,2009年宣告研发成功,随后在集团范围内上马项目。

它的“先行一步”与国家环保方向不谋而合。两年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明确提出:采用落后工艺和含镉超过0.002%的电池应于2013年底淘汰。“无镉内化成”工艺让超威率先获得了绿色通行证。

目前,超威以“内化成”工艺生产的动力铅酸电池,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率先研发,去除电池有害重金属

电池行业,最受诟病的是生产流程中的污染问题。一个清洁能源产业,如果它的生产过程并不清洁,则难以获得社会认可。

一直以来,市场上常用的铅锑镉电池,其中的镉是有害重金属,在生产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长久的伤害,还会污染土壤。业内人士指出,铅锑镉电池采用的工艺是“二次化成充电”,不仅充电时间长、耗电量大,而且,要清洗充电过程中析出的酸雾以及极板,要消耗大量的酸和水。

早些年,和同行一样,超威采用的也是外化成工艺,但车间环境太差,工人们有时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必须研发出新工艺。”

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超威在行业内率先开始研发“无镉内化成”工艺。

八年前,第一批无镉电池上市后,遭遇了无情的打击:超威某省分公司的退货率一度高达30%。

面对失败,研发人员并没气馁。到2009年下半年,前后经过三次大的工艺调整,无镉电池终于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全球网罗院士级专家

“你们愿意上大学吗?”去年10月,在东北财经大学超威班的开学典礼上,杨新新问参加学习的108名一线员工。

“我愿意!”员工们响亮的回答,让杨新新坚定了想法:“给有发展前途、有梦想的工人一个机会,公司买单送他们上大学,他们是超威未来的希望。”

除了培养年轻人,超威还积极聘请国内外院士级专家。因为它越来越认识到,除了技术,人才也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超威在充实、加强内部技术团队和管理人才队伍培养的基础上,把招募人才的目标锁定在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团队上,并制订了行业人才领先战略,计划用三年时间把企业打造成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汇聚之地,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

目前,超威已拥有教授、博士、硕士等高技术人才280多名。这些人才先后承担了4个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开发任务,3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任务,28项省级新产品任务。

截至目前,田昭武、陈清泉、邱定蕃、陈立泉、杨裕生、保加利亚科学院巴普洛夫等6位国内外院士,美国的尼尔森、日本的杉本丰成等20多位知名教授,先后以不同形式加盟超威,进行合作。

说到顶级专家加盟企业,最感人的故事发生在去年3月,两个中国老人感动了两个美国老人。

作为超威的创始人,超威集团副董事长周龙瑞、杨云飞两人虽已70多岁,仍日夜兼程赶到美国,与“国际锂电之父”古迪纳夫院士和“碳学之母”崔瑟豪斯院士两位国际泰斗级科学家咨询技术。他们的真心与诚意感动了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双方达成了进一步合作意向。

杨新新的人才战略很坚定,就是把企业打造成为“全球新能源行业的伟大公司”。

“简单执着的东西可以撼动大山。”采访的最后,杨新新这样总结,“做企业要有民族情结。为什么做电池,我们不能做成世界第一呢?用心做的东西,用户一定体会得到。”

分享到:

关键字:超威集团 铅酸蓄电池 储能电池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