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返回

中国稀土业知识产权现状堪忧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2-02-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目前,国际稀土行业竞争焦点已经由资源竞争转向技术竞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出口国,中国稀土领域的知识产权现状如何?如何发挥知识产权在稀土行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知识产权研究所研究人员武胤。
 
  中国稀土业知识产权现状堪忧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稀土行业知识产权现状如何?在主要应用领域呈现哪些特点?
 
  武胤: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内相关规定,可以将稀土行业的相关技术分成矿山开采、冶炼分离和功能应用三大类,其在知识产权领域主要以专利的形式呈现。近年来,我国稀土行业的专利技术发展迅速,在稀土矿山开采、冶炼分离技术领域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在核心专利技术方面差距明显。
 
  在矿山开采方面,截至2011年6月,世界稀土矿山开采类专利有10293项,其中我国仅拥有24项,占比不到0.3%。在冶炼分离方面,截至2011年6月,世界稀土冶炼技术类专利有2833项,我国63项,仅占2.2%。截至2011年6月,世界稀土分离技术类专利有911项,我国21项,占2.3%。虽然我国包钢稀土和五矿集团的部分专利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该领域专利的整体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在功能应用方面,我国重点发展的是稀土发光材料、贮氢材料和永磁材料三个大类。截至2011年6月,世界稀土发光材料类专利2994项,其中我国24项,仅占0.8%;世界稀土贮氢材料类专利有2866项,其中我国4项,仅占0.1%。虽然我国在永磁材料领域拥有的专利数量是日、美、欧总和的两倍,但却无力涉足计算机磁盘、电机设备磁缸和音像设备磁头等高端应用领域。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但是,整个行业技术落后的面貌并没有根本转变,特别是对功能材料深加工环节的核心技术专利还没有真正掌握。稀土行业知识产权现状堪忧。
 
  知识产权是中国稀土行业的战略支点
 
  中国经济时报:知识产权对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武胤:我国稀土行业产业化程度低,只能大量出口稀土原料和初级产品。专利技术的劣势制约了资源优势的发挥,阻碍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缺少知识产权,我国只能开采、分离冶炼稀土初级产品,不仅附加值低、议价空间小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发达国家从我国进口初级产品深加工后,价格和利润就成几何倍数增长。因此,稀土行业核心技术专利的数量、质量和产业化程度,关乎我国在国际稀土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支撑我国稀土行业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
 
  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准备阶段,知识产权提供信息基础,识别核心专利技术,明晰其权利状况,把握国际相关领域专利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知识产权提供法律保障,合理规避知识产权陷阱,及时确认和保护阶段性技术成果。在企业技术创新完成之后,知识产权提供法律确权和保护期内的排他独占权,通过有偿许可、转让和出资等形式,可以使企业获得切实可观的经济利益,为其进一步的创新积蓄力量,充分激发和保护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稀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1997—2010年间,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比重已从43%降至30%,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仅能维持15—20年的需求。不久前,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开发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
 
  知识产权是我国稀土行业发展的战略支点。鉴于国际稀土行业竞争焦点已经由资源竞争转向技术竞争,中国必须重视和发挥知识产权在我国稀土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以保持稀土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
 
  四方面弥补稀土知识产权短板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发挥知识产权在稀土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武胤:鉴于知识产权对于稀土行业的重要作用和稀土行业的知识产权现状,我们认为,应当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在充分考察、分析国际相关领域知识产权现状和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其中的先进经验,发挥知识产权对稀土行业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升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一方面,通过各级财政,以政府采购、科技发展基金和职务发明奖励等形式大力支持低碳低盐无氨氮稀土分离提纯工艺新技术、功能材料用高品质稀土合金速凝片及关键设备技术、大型节能环保稀土电解槽及工业制备技术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尽快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稀土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建立针对关键共性技术的合作研发机制,加快推进相关领域专利技术特别是矿山开采和储氢材料领域专利技术的产业化。
 
  二是立足资源优势,高度重视和深化技术引进工作。对于自主研发确实有困难的关键技术,特别是矿山开采、发光材料、贮氢材料和永磁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可以利用资源优势,通过技术与资源互换协议、技术合作协议和资源出资入股等形式,与技术实力雄厚的外国企业集团合作,引进、共享其拥有的专利技术。在获得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并根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二次开发,申请外围专利,进而申请核心专利。
 
  三是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建立稀土行业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专利检索、分析和预警平台,掌握国际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提供信息基础。此外,利用平台围绕行业发展需求,探索以多种方式提供专利数据资源以及专利信息分析服务,引导市场主体加强专利信息利用。
 
  四是组建稀土行业协会,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充分发挥稀土行业协会在知识产权工作中的作用,包括建立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定期报告制度和与企业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参与制定稀土行业知识产权规划、加强行业共性及热点问题研究,进一步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协调解决行业知识产权纠纷、组织集体知识产权诉讼,切实维护稀土行业的合法权益。
 
分享到:

关键字:中国 稀土 知识产权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