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规模化集群智能调度技术 返回

贵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41.5万千瓦

作者:记者吴秉泽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18 浏览:

数字储能网讯: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着力构筑多能互补、多业并进的能源产业新格局。截至2024年底,贵州新能源装机规模达2800万千瓦,在全省电源总装机的占比首次超过30%;预计到2025年底,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4200万千瓦。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猫营镇的中核汇能贵州能源开发公司紫云200兆瓦/4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白色外壳的储能电池舱整齐列阵。作为贵州首座集中式、数字智能化的储能电站,中核紫云储能电站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段把电能释放回电网,有效促进了电网调峰,提升了新能源消纳能力。电站工作人员杨元飞告诉记者,该储能电站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3万吨、二氧化硫约10吨。

为加快推动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贵州一方面加快建设能源输送大通道。“十四五”以来,南方电网公司累计在贵州投资逾400亿元,建成投运500千伏奢香至鸭溪输电线路、500千伏兴仁至独山输电线路等重点项目,建成3000万千瓦新能源送出输电通道,满足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送出需要。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型储能发展路径。2023年11月印发《贵州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多举措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截至目前,贵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41.5万千瓦。

同时,贵州电网公司制定电化学储能电站调度运行管理规定,提升储能电站运行效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确保新能源得到有效利用。贵州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调与新能源部总经理贺先强告诉记者,该公司新型储能电站的调控周期目前已缩减至5秒钟,实现了对储能电站充放电功率的实时控制。

贵州电网公司还打造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一体化综合应用平台,通过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机制、探索建立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等举措,破解储能调用消纳新能源的瓶颈。数据显示,贵州连续多年新能源发电利用率均超过99%,基本实现新能源全额消纳。下一步,贵州电网公司将继续加大新型储能发展力度,优化储能电站布局,推进储能市场化运营,丰富储能市场化商业模式,推动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常规电源协调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储能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