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讯:近日,英国政府推出最新针对差价合约机制的改革计划,以提振2030年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具体措施包括放宽固定式海上风电项目标准、为中标项目提供更长时间合约,以及推动相关流程改革等。
英国差价合约机制是英国政府对新建低碳发电项目提供的旗舰支持措施,而近年来英国新增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地速度放缓,目前装机水平与2030年既定能源转型目标相去甚远。英国能否通过改革措施顺利实现气候目标,引发业界关注。
调整机制提振清洁能源
根据英国政府公开文件,2030年完成既定清洁能源装机目标是英国清洁能源发展框架的重要一环,但目前,英国清洁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为扫清当前行业发展阻碍,英国政府自去年底以来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最新提出的差价合约机制改革计划就是其中一步。该项改革计划由英国能源安全和净零部门提出,将对现行条款进行调整以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调整方向之一是放宽固定式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标准;二是调整固定式海上风电项目最终预算敲定方案,提高资金投资效率;三是考虑在目前15年差价合约条款基础上延长合同年限,提供更长时间的确定性收益,整体上降低项目成本,维护项目收益。
根据英国政府公开信息,调整敲定后的差价合约机制预计将在3月21日前完成协商,并在今年夏季第7轮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标时正式实施。
英国能源大臣爱德华·米利班德表示,英国家庭和工商业正承担着高昂的用能成本,英国政府最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正是为了给能源项目开发商提供稳定收益,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同时降低消费者用能成本。
增长不足难达目标
去年12月,英国政府推出“清洁电力203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多项政策目标,包括在“不稳定的环境中”维系安全、可承担的能源供应,在国内创造出“新的工业和投资”,同时还要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伤害和影响。该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幅降低英国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到2030年完成43至50吉瓦海上风电装机,27至29吉瓦陆上风电装机,以及45至47吉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同时还要配备大规模长时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系统。
然而,英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明显不足。以海上风电为例,截至2024年底,英国在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14.7吉瓦,2024年也是英国自2016年以来首次没有新增投运任何海上风电项目的一年。
不仅如此,以差价合约机制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拍卖活动近年来也遭遇诸多波折。在英国举行的第5轮拍卖中,由于英国政府设置的“天花板价”太低,最终导致没有企业选择投标。随后的第6轮拍卖,英国政府将“天花板价”提高了66%,才最终取得了装机总容量为9.6吉瓦的拍卖成果。不过,有测算显示,即使加上目前英国所有规划阶段以及在建的海上风电项目,英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也不超过38吉瓦,仍无法达到2030年既定目标。
对于英国目前风电项目拍卖速度,欧洲风能协会认为,英国仍需要更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标活动,以确保2030年能够实现电力领域脱碳目标。
电价不是能源转型唯一障碍
尽管最新一轮针对差价合约机制的改革看似正提振英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但业界普遍认为,英国可再生能源扩张、能源转型迟缓不前的现状不仅仅是项目收益不佳的问题,电网基础设施不足、供应链产能短缺、经济通胀等都给英国达成既定目标带来挑战。
欧洲风能协会表示,电网接入速度过慢是部署风电项目的“头号瓶颈”,欧洲各国应立即采取行动破解电网接入容量不足的制约。
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也撰文指出,英国海上风电项目从启动到建设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很难在短期内大规模建成海上风电场,同时英国固定式海上风电供应链已缺乏长期投资,并没有足够产能满足海上风电零部件需求。
英国研究机构Fenwick Elliott认为,近年来,英国经济通胀水平高企,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成本逐年上涨,同时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也并非易事,高利率不可避免地会提高项目开发成本。此外,可再生能源项目通常面临超支难题,一旦出现设计失误或产品缺陷,可能进一步推高项目成本。
在欧洲风能协会首席执行官贾尔斯·迪克森看来,虽然英国海上风电正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但英国仍需要在未来拍卖活动中提供更大的项目装机容量。同时,更大规模的拍卖活动也有利于释放新的供应链投资,这也是加强英国现有供应链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