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长时储能 返回

世界最大“空气充电宝”迎来重要节点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建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3-12 浏览:

数字储能网讯:

随着2号主厂房第一方混凝土顺利浇筑

中国电建参建的

世界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

主厂房全面进入基础结构施工阶段

将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提供新的强力支撑

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规划建设两套350兆瓦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机组,盐穴总容积达120万立方米,储能8小时,发电4小时,一次充电可储存电量280万千瓦时,能够满足1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年预计充放电330次,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万吨。由中国电建所属山东电建一公司参建。

项目突破了“卡脖子”技术壁垒,将研制安装世界最先进的空气透平和压缩机组,并实现核心设备的100%国产化。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年发电量可达到9.24亿度,全年可节约标准煤27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52万吨,进一步填补我国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商业化应用的空白。

作为全国首个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一期)已于2022年投产,首次解决了国内利用地下盐穴解决了大容量、高参数压缩空气存储难题。近两年用电高峰时期,机组最长连续调峰运行62天,有时甚至在单日内实现“多储多发”。

作为新型长时储能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其盐穴因空间大、密封强、具备自愈能力,可以实现安全环保低成本储能,被誉为绿色“地下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电站可利用多余电能,驱动类似“打气筒”的压缩机组,将大容量高压空气储存于地下盐穴。在用电高峰时,再将压缩空气释放出来,通过空气膨胀系统做功转化为电能,进而填补电力缺口,可以有效改善区域能源结构,提升地方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到:

关键字:压缩空气储能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