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推动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鹿娟 来源:中国企业报 发布时间:2025-03-13 浏览:

数字储能网讯: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提出《关于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水平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该提案聚焦新型储能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提出完善市场机制和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转型。

曾毓群指出,新型储能是支撑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国际能源竞争的战略新领域。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3.8GW,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实现了规模化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储能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储能电站面临调用少、利用率低、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储能的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曾毓群表示,今年年初,国家明确提出新能源发电全面市场化,并取消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的前置条件。这一政策导向为新型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然而,要实现政策落地,仍需进一步完善储能的市场参与机制和保障机制。

在提案中,曾毓群指出,尽管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已实现规模化发展,但与抽水蓄能的支持政策相比,充分发挥新型储能价值、实现储能高水平运用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当前,新型储能的市场参与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电能量市场电价浮动区间较窄,无法真实反映市场需求;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尚未打通,仍作为“成本项”在电源侧零和博弈;新型储能容量电价实施细则尚未出台,项目补偿难以落实;部分储能并网运行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寿命大幅缩短、容量打折等质量和安全问题,严重影响调度运用。

针对上述问题,曾毓群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议。首先,他建议完善新型储能的市场参与机制,包括电价机制、成本疏导机制和容量补偿机制。其次,建立新型储能定期安全检查制度。他指出,国家应尽快建立新型储能安全保障机制,借鉴电力行业定期检修机制,制定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具体检测方案,明确储能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检测条件、方法和周期等,确保储能电站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可靠运行。

曾毓群的提案引起了与会代表和委员们的广泛关注。他强调,完善新型储能的市场机制和安全保障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新型储能的市场化运用水平,还将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新型储能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希望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储能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曾毓群表示。

此次提案的提出,为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径。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将为我国能源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储能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