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产业观察 返回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全面出海已成为储能企业的共识

作者:张维佳 来源:中国电子报 发布时间:2025-07-17 浏览:

数字储能网讯:2025年是储能行业发展的历史性节点。随着“新能源强制配储”时代落幕,新型储能行业正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蜕变,全面迈向市场化。回望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行业迎来了哪些变革?

电网之变:从被动跟网走向主动构网

在四川省阿坝县海拔3600米的高原牧场上,连片的光伏板绵延铺展。光伏板下,牛羊悠闲地吃草,不远处,一座磷酸铁锂储能电站静静矗立,有序吞吐着电能。

记者了解到,这是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该电站能自主构成一个具备自动充放电功能的电网,2小时内即可完成10万度电的充放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后,预计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万吨。

构网型储能指能够构建并维持输出电压和频率,以电压源特性运行,并在电网故障时主动支撑电网的储能系统。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够“主动构建电网”,离网运行,对电网的支撑能力较强。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项目配建构网型储能。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动构网型储能应用,提升新型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支持能力。6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先期围绕构网型技术等七个方向展开试点。上海、安徽、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多地此前也发布了探索建设构网型储能的政策文件。构网型储能加速迈入规模化、常态化发展阶段。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广泛分布,电网的运行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区域的电网逐步显现从强到弱的电网特征。局部电网新能源承载力不足,面临新能源脱网、失稳等挑战。”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张东辉表示,而构网型储能技术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优化电网潮流分布、改善故障穿越能力等多种手段,可从不同方面增强电网的稳定性,不仅能高效充放电,还能充当电网“稳压器”,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为电网提供稳定性支撑。

从市场方面看,构网型储能技术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在微电网支撑方面,可适配大小各异的无电地区微电网,满足高海拔等特殊区域的供电需求,保证微电网的可用性;在电网黑启动方面,可作为地区黑启动电源,提升电网应急能力,实现大电网快速恢复;在电网稳定支撑方面,可解决局部电网稳定难题,增强关键厂站送电、受电能力,为城市及薄弱输电通道提供电压支撑。

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指出,在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大型离网项目中,构网型储能不可或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以成为一种新电网,应用前景广阔。“比如,目前绿电制氢、制氨、制醇项目,如果以电网作为能源输入方,成本巨大,因此必须真正离网才能把度电成本转化成下游绿色氢氨醇的价值。新型储能在这中间的作用非常关键,它可以有效降低端到端的成本。”田庆军告诉记者。

今年,我国储能行业迎来重要转折点。3月,《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发布,明确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新能源强制配储”正式宣告落幕。

“构网型储能在未来新能源配储项目中将更具有竞争优势。”科华数能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谈到,136号文的出台促使储能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倒逼储能技术快速提升以支撑电网,共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构网型储能系统能够有效增强电网稳定性、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是以绿电为主的新型电网的刚需。此外,该政策的出台也是为了推动新能源企业快速找到储能的盈利模式,储能电站的构网能力则能够使电站的收益最大化。

技术之变:大容量电芯工程应用在即

宁德时代587Ah储能电芯阳光电源力推的684Ah储能电芯相继宣布量产交付;远景动力500Ah+储能电芯于其沧州超级工厂正式下线;海辰储能率先量产全球首款千安时储能电池……

近两个月来,500Ah+大容量电芯量产交付的消息纷至沓来,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相关产品将逐步步入工程化应用验证阶段。


宁德时代587Ah储能电芯

储能电池是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成本通常占到储能系统的六成以上。Ah是电芯的容量单位,代表其可以存储多少电量。

当前,行业正处于从第二代电芯向第三代电芯迭代的关键时期。其核心变化是电芯容量的大幅提升,由314A向500Ah及以上的级别演进。

海辰储能应用工程总监刘宇轩告诉记者,做大储能电芯的核心驱动力在于降本增效。大容量电芯可减少电池及零部件数量,显著降低系统成本,同时节省占地面积并提升集成效率,更能满足大容量储能项目需求。

不过,关于目前第三代储能电芯在容量及规格尺寸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随着相关产品陆续实现量产,当前,行业初步呈现两大阵营:以宁德时代等为代表的电池厂商和以阳光电源为首的系统集成商。

“宁德时代与阳光电源的竞争,实际上是对电芯标准和未来市场的争夺。”业内专家指出,其矛盾点主要在于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主流电芯企业,将产业链持续向下游延伸,与阳光电源等系统集成商形成直接竞争。阳光电源则通过与第二梯队电芯企业合作,试图获得下一代电芯的主导权,以稳固其市场地位。

此外,双方在电芯容量规格选择上的差异,也受到制造工艺影响。据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龙志强介绍,目前,储能电芯制造工艺分为卷绕和叠片两种。宁德时代主要采用卷绕工艺,该工艺发展相对成熟,仍是主流市场普遍的选择方向;而阳光电源则倾向叠片工艺,市面上600Ah以上的储能电芯多采用此工艺,但实际落地规模有限。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相较于卷绕工艺,叠片工艺与大容量电芯的适配度更高,若储能电芯容量继续向大突破,“卷改叠”是绕不开的方向。

可以预见,大电芯能进一步实现的降本增效,是下一代电芯的必然趋势,但具体的尺寸还需看市场选择,短期内,三代电芯共存的局面仍将持续。值得注意的是,电芯规格升级远非单一部件的迭代,它将驱动整个储能系统架构的变革——从电池包结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到储能变流器(PCS)等核心环节,均需进行全面的适配性调整。大容量电芯及其配套系统技术可靠性、综合性能表现,还有待大规模的工程化应用来检验。

市场之变:海外市场拐点将至

在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批锂电池储能柜正被吊装到“中远海关运进取”巨轮上。随着一声汽笛鸣响,这艘载有120个比亚迪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货轮正式启航,驶向智利安加莫斯港口。据了解,此次出口的电池储能柜,是比亚迪为西班牙独立发电商Grenergy Renovables位于智利的太阳能和储能项目提供的MC Cube储能系统。项目建成后,可为超过14.5万户智利家庭供电。

今年上半年,我国储能企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出海“成绩单”。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储能电池累计出口量同比增长174.6%,达45.6 GWh,占全国电池总出口量35.9%,较去年同期提高了超1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产能出口也如火如荼。亿纬锂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约86亿元新建储能电池项目;海辰储能在美国首个储能系统制造工厂开业,预计7月投产后年产能将达10GWh。宁德时代、远景动力、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企业也早已开启全球化产能布局。 

海外订单激增的背后,是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带来的储能需求爆发。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到221GWh,同比增长36%。


由阳光电源助力的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150MW/300MWh储能项目

“全面出海已成为储能企业的共识。”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指出,全球化布局不仅是应对国内激烈竞争的有效策略,也是把握行业发展机会的关键。

而更高的利润,是企业“出海”的核心驱动力。记者了解到,目前,海外储能系统单价较国内高出0.2元/瓦时至0.6元/瓦时不等。其中,北美市场盈利能力最强,毛利率普遍达到25%~30%,澳大利亚次之,拉美市场由于进入者较少,价格也较为理想。

“欧洲政策支持力度大,对清洁能源需求迫切;北美市场成熟度高,能源结构调整推动储能需求持续攀升;中东地区能源转型需求强烈,政府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释放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迅速,电力基础设施和能源升级需求旺盛,为储能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储能海外市场拐点将至。今年,欧洲、亚太、中东市场将迎来放量,特别是欧洲市场,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并步入产业发展关键窗口期。

不过,刘勇同时提醒,本轮“出海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外补贴政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企业须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与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动态演进。

“企业应明确差异化定位,打造特色化品牌,推动业务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技术—品牌—全周期服务’升级;同时,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组建具有全球化视野的运营团队,并加强对目标市场的调研工作;此外,还须积极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共建全球产业生态,从而真正实现从‘走出去’到‘走得好’。”刘勇建议。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储能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