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8月8日,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贵州省毕节市召开,这标志着我国首家大规模物理储能的国家级研发中心正式落户贵州省毕节市。
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所长朱俊强出席并作了讲话,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长李德铢被推选为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会议通过了研发中心及其理事会的有关章程,确定了理事会成员,商讨了下步工作计划。会议由毕节市副市长蒋从跃主持。
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是毕节市首个国家级研发中心,也是中国大规模物理储能领域的首个国家级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规模物理储能研发中心,为大规模物理储能系统研发、示范和产业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削峰填谷、电网事故备用、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提供技术支撑,是落实国家“一三五”能源科技规划对大规模储能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重大技术突破、重大装备研制和产业化目标要求的重要抓手。
自2013年以来,昆明分院联合贵州省科技厅、毕节市人民政府对该项目进行多次实地调研和商洽。经多方努力,该平台成为国家能源局设立的第五批国家能源研发中心之一,工程热物理所与毕节市政府签订了《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合作协议》,毕节市政府将投资上亿元用于平台建设。
工程热物理所、昆明分院、毕节市人民政府、毕节经济开发区及相关市直部门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