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电网公司垄断购电格局被打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0-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发电、用户和电网”三方共同参与
 
  5月6日,国家电监会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共同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华北区域电力市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国家电监会主席王旭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共同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鸣锣开市。
 
  在启动仪式上,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有关大用户、发电企业签署了三方合同。国家电监会副主席王禹民在致辞中说,积极推进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建设,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整体方向,是落实国务院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有关精神的重要措施。
 
  从2006年开始,华北电监局、内蒙古自治区经委和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家电监会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领导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积极推进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建设,2009年7月1日,多边交易市场开始模拟运行,截至2010年4月,共有19个发电企业和18家大用户参与市场,累计交易电量225.1亿千瓦时,模拟运行均进行了真实结算。
 
  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是基于华北区域电力市场统筹考虑的“面向发电企业、面向大用户、面向区外市场”的市场体系,由“发电、用户和电网”三方共同参与,在“发电侧和用户侧”引入双向竞争的特定市场模式。主要特点为“建设交易平台、打造多买多卖格局”,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开展大用户直接交易,交易方式以“协商交易为主、竞价交易为辅”。
 
  现阶段,交易品种包括大用户直接交易、跨省跨区电能交易、发电权交易、辅助服务交易(模拟运行)等多项交易品种。随着市场建设所依托的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法律环境的配套跟进,远景规划将引入“电力金融交易”,成为一个电力期货和电力现货并存的完整的电力市场体系。
 
  电力改革寻求新突破
 
  业内人士认为,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的启动,标志着沉寂多年的电力改革,正在取得局部突破。
 
  据悉,多边交易市场打破了传统的“政府指导价”定价方式,转而以市场化的协商交易或者集中竞价来对电力进行定价。此外,相较于过去的电力交易试点,多边市场首次将电力用户作为购电主体引入市场,打破了电网公司独家购电的格局。
 
  5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发电和输配电行业峰会”上,有电监会官员在演讲中说:“5号文件下发足有8年之久,除政企分开、厂网分离外,主辅分开、输配分开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境地,电改阻力很大。”
 
  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通称国务院“5号文”,明确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即坚持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输配分开,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事实上,历时多年的电力改革,在厂网分离后,下一步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始终进展缓慢。此前,国家曾在东北和华东进行电力市场化交易试点,但都未按计划进行下去,而2009年推出的直购电试点也遭遇重重困难。
 
  而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显然是一个突破,“发电、用户和电网”三方同时参与电力购销,电力用户首次参与竞争,电网公司垄断购电的格局被打破,形成购售电双向竞争的市场雏形。与此同时,电监会批复华东跨省电能集中竞价交易平台规范化、制度化运行。自此,华东区域内发电机组均可直接参与交易,一改电网公司坐庄交易的模式。
 
  据知情人透露,一旦多边交易在华北区域运行成功,下一步将是向全国推广。
分享到:

关键字:电网 公司 垄断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