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欠佳的业绩表现并没有影响比亚迪(25.45,7.45,41.39%)(002594.SZ,01211.HK)回归A股“首秀”出彩,收盘比发行价猛涨41.39%,报收25.45元。这也提振其H股止跌回升近5.67%,报收25.15港元。
分析人士认为,比亚迪回归首日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发行定价较低,上市后股价有所回补,不过未来比亚迪还面临着各种风险。另一方面,未来申购新股的收益会逐步趋于正常化。
6月29日,比亚迪公告称,今年第一季度其未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7亿元,同比下降84.35%;按A股发行后股本计算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同比下降84.35%,拖累其H股在A股回归前一日下跌近5%。比亚迪表示,第一季度业绩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由于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停止,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汽车销量及收入下跌所致。
不过在6月29日三只上市的创业板新股纷纷大涨的情况下,30日挂牌的比亚迪也跟随大涨。平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王韧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比亚迪首日表现不错,主要和发行定价较低有关,和公司基本面关系不大,因此上市后在二级市场有所回补。他预计未来新股发行定价将会趋于正常化,申购新股的收益也会逐渐回归理性,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比亚迪最初计划发行7900万股A股,募资21.92亿元。不过,最终比亚迪A股发行价确定为每股18元,募资规模“缩水”至14.22亿元,对应市盈率为20.47倍。
国信证券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师左涛表示,比亚迪面临着的各种风险包括汽车行业需求下滑幅度超预期、新能源汽车推广速度低于预期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左涛认为,2011年鼓励汽车消费相关政策退出、部分城市“治堵限购”,加上油价上涨、日本地震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汽车行业需求出现了下滑,自主品牌受油价、政策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压力也相对较大。
另外,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同时也大力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但目前新能源汽车整体上仍存在着购买成本较高、基础设施不健全、消费者接受度不高问题,整体销量特别是私人购车销量较低。如新能源汽车整体推广速度低于预期,将对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站等业务发展形成影响。
2008年底,巴菲特旗下公司中美能源以平均每股8港元的价格收购当时比亚迪约9.9%股权。之后比亚迪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不过近日受到业绩下滑影响,比亚迪H股一度从2009年10月的88.4港元大幅下滑近80%至今年6月13日的21港元,一度创下了“股神”入股后的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