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国际风电储能市场迎来勃勃生机 中国市场待启

作者:记者鹏飞 来源:中国储能网|http://www.escn.com.cn/ 发布时间:2011-04-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网评:当怀疑论者还在继续质疑电网级储能的应用价值时,国际上几家领军企业正在通过创造最优化的风电系统方案以向人们证明其价值所在。

    比如Xtreme Power公司和WindTamer公司,他们正在逐渐获得风电最优化储能系统应用的巨大成功。Xtreme Power公司和WindTamer公司日前都与相关合作方签署了储能系统供应合约,以出售其电池储能系统。其中,WindTamer公司获得PGM公司319000美元的订单,交付其定制的电池储能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电网电力供需变化以平滑电力供需。而Xtreme Power更是与拥有986MW风电装机容量的杜克能源达成合作,将提供价值4300万美元的36MW的电池储能系统。

    今年,全球风电并网瓶颈日益凸显,风电储能市场正在迎来生机。并网问题作为全球风电市场共同的待解命题,一直以来牵动着整个产业界的敏感神经。特别是对于今年的中国风电市场,在经历了前两年的风电装机爆发式增长后,中国风电面临的这一瓶颈让风电蒙上了“垃圾电”的恶名。内蒙酒泉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相继陷入并网尴尬之中,一系列问题凸显并网解决之紧迫。

    相较于国际储能市场,中国储能市场明显驱动乏力。在国际媒体上,时不时见到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动辄给予储能项目上千万美元的资金支持,而中国市场除了张北风光储项目储能环节一度中止再开启之后,其他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迟迟未能启动。这背后,有政府和国家电网的无奈,更多的则是储能从业者的期待。

    归根结底,在于储能技术的突破。技术突破才有成本下降,成本下降才具产业化应用的基础条件。而先进的储能技术目前主要在国外,有此技术支撑,政府也就有信心给予企业资金支持。而企业的技术一则源于自身的研发实力,二则源于政府主导的相关部门的研发。在这两方面,中国的环境都无法与国际相抗衡。在国内储能起步较晚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短期内或应更多引入外力,以刺激国内市场的发展。

    而乐观的是,据中国储能网掌握的信息,包括中广核、华电、金风、英利、神华等等诸多国内电力巨头和风电产业龙头都正在进行储能相关技术研发或即将进入储能领域,同时,更有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和新能源相关企业在关注这一领域并即将进入这一大市场。而在中国风电大发展的背景下,在有诸多资本相继介入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风电储能市场即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群雄逐鹿的时代,诚如两年前的风电一样。而谁将获得先机并成为领军者,决定于当下!


 

分享到:

关键字:国际 风电 储能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