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4大商业模式之争 动力电池企业谁将笑到最后?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7-08-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任何市场的角逐,最终都是商业模式之争。

高工锂电初步梳理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商业模式发现,主要存在4大类商业模式,包括动力电池企业与整车厂合作、与上市公司的资本合作、与产业链企业的结盟合作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全产业链布局模式。

具体来看,上述四大商业模式有:

一是全产业链布局模式。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正在由单打独斗的1.0时代向协作团战的2.0时代过渡,但是以自身为基点,纵向布局上下游全产业链的方式依旧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壮大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是动力电池企业与上市公司的资本合作商业模式。动力电池企业面临产能提升、技术升级、降成本,资金压力巨大。其中寻求与上市公司合作,不管是资金参股,还是直接被收购,都已成为不少电池企业快速融资的捷径。

三是动力电池企业与整车厂的“联姻”模式。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补贴退坡、账期加长、原材料涨价、续航里程提升等多重压力。动力电池企业急需与整车厂达成深度绑定合作,以寻求技术提升、降低成本及锁定市场份额的突破口。

四是联盟模式。在个体实力比较弱小的前提下,电池企业采取连横产业链其他企业,以抱团形式与客户、政府等主体谈判,能够短时间内迅速开展业务,并且得到供应商的支持,在市场竞争中突围一片新天地。

根据动力电池企业各自特色,高工锂电特别选取4家典型动力电池企业比亚迪、宁德时代、银隆新能源、沃特玛布局情况,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比亚迪全产业链布局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商业模式,产业链从前端上游的矿产资源,一直到整车的制造和运营,最后到电池的回收,形成了一个从“上游锂矿资源—锂电原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整车—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闭环。

为了适应市场化格局竞争的发展,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业务已由封闭走向开放,将面对所有的整车制造商供货,汽车零部件也将面向全球采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比亚迪动力电池对外供货,或将极大改变中国和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格局。

事实上,全产业链布局有利于企业形成产业闭环,发挥整体优势,降低成本。但是对于企业的资金、技术、规模以及前瞻性布局策略等要求较高。目前包括兴能集团、中信国安集团、猛狮科技等企业也在积极往全产业链延伸布局。

银隆新能源+董小姐

动力电池企业选择与资本合作的商业模式细分来看有:前者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控股电池企业两种。其中,董明珠以个人之力拉拢王健林、刘强东等人入股银隆新能源成为后者中的独特案例。

高工锂电根据企业公开信息,盘点部分动力电池企业与资本合作案例,根据以下表格可知,上市公司增资参股案例较多,其中尤以银隆新能源与董小姐及其背后的格力电器合作最为惹人关注。

 

银隆新能源之所以备受关注,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董明珠作为国内实体知名企业家的自带光环;二是银隆新能源坚持的钛酸锂电池技术;三是银隆新能源与董小姐牵手后,在全国范围内布局频频。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企业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