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动力锂电池安全性待提高

作者: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2-07-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不久前,深圳市一辆应用锂电池的电动出租车被一辆日产GTR追撞引发大火,导致车上3人当场死亡。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忧虑。锂电池能否担当动力电池的大任?如何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带热锂电池行业
 
  此次电动汽车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电动汽车、公交车自燃的案例在深圳、杭州、上海等地均有发生。同时,这种情况也并非国内所独有。去年,雪佛兰Volt电动车多次在美国交管局的碰撞测试时,出现自燃,起火的原因也是锂离子电池组受损。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大量资本也正陆续涌入这个发烫的市场。其中,不少资金更是投向了电池领域。长城汽车就宣布,到2015年,将投入80亿元用于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其中主要是针对动力节能与纯电动车产品的研发。
 
  然而,有专家告诉记者,作为动力电池的锂电池,其安全性是世界性的难题,现在各国都在通过技术的优化,不断提高其安全性。
 
  动力电池安全性有待提高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使用的主要是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这三类。铅酸电池由于体积大、重量大,逐渐被镍氢电池所代替,但镍氢电池存在一定“记忆效应”,也不是最佳选择,再加上它的能量不如锂电池,所以真正从电池的优势上来说,锂电池的优势最大。
 
  锂电池体积小、重量轻,循环寿命高,单体电池的循环寿命是前面几种电池的若干倍。因此,锂离子电池逐渐取代铅酸和镍氢电池,成为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目前三种锂电池并驾齐驱,即锰酸锂电池、磷酸亚铁锂电池和三元材料电池。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认为,不管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锰酸锂电池,都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安全性问题。能量密度、放电功率,电池组的包裹性和碰撞所发生高压电伏,都是威胁电动车安全的因素,到现在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
 
  “电池由多种部件构成,安全性需要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电池设计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 东莞杉杉电池材料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国内锂电行业发展应循序渐进
 
  虽然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锂电池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对于目前国内企业对锂电池行业所表现出的狂热,专家学者还是给出了善意的提醒。
 
  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不久前表示,中国电池企业多年来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投资的状态,动力电池系统集成能力弱,安全性有待提高。
 
  采访中,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动力电池技术标准的合理性,及通过这些标准的过程严谨性都有待提高。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金良直言,日韩锂电池技术至少领先中国四五年,但现在仍大量采用混合动力技术。目前锂电池仅占国内车用动力电池保有量的2%,“2%替代98%”的过程还很漫长。
 
  王金良认为,国内锂电池产业与光伏产业的成长历程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政府引导方向,都笼罩在传统产品的阴影下,创新不足。
 
  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电池总产量5000多万安时,锂电池仅有300余万安时,预期三至五年内才可能达到总量的10%,比重远低于铅酸电池。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 锂电池 安全性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