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主导发起的充电服务信息交换领域IEC标准——《电动汽车充电漫游服务信息交互 第1部分 通用要求》正式发布并出版。依据这个标准,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商可以实现认证识别、充电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等;电动汽车用户可以在不同充电服务网络之间自由切换。这是南瑞集团继主导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标准系列发布后,在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取得的又一成果。
顺势而为,形成完备产品体系
从完备的产品体系到国际国内标准的制定,南瑞集团的电动汽车充电产业始终紧跟国家政策,走过蓬勃发展的十年。
200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启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大幕。作为新能源汽车配套发展的充换电技术研究也被提上日程。
翌年,国家电网公司首批符合典型设计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机在南瑞集团诞生,首座符合国家电网标准的大型充电站——唐山南湖充电站也由国电南瑞总包建设完成并投运。
此后,南瑞集团先后开发多个系列充电设施、充电设施运营管理服务系统和互动化平台,形成完备的产品体系。目前,该公司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成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超过2.5万个、城市充换电站350多座、高速公路快充站230多座,同时在贵州、南京、连云港、常州、成都、海口等地配合部署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政府管理服务系统,助力政府监管、规范充换电设施运营服务。
一流企业做标准。为提高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的通用性、规范性水平,南瑞集团一直致力于加快推进标准体系建设,近年来主导或参与了6项国际标准、24项国家标准和44项行业标准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此外,实验检测也是南瑞集团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产业的重头戏。2010年,南瑞集团开始布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检测业务。2016年,南瑞集团实验验证中心实验室资质被国际认可,其出具的认证机构报告,可实现检测产品“一个标准、一次检测、全球通行”。
细分场景,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
根据公共服务领域、居民区私人充电等不同场景提供不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是南瑞集团充电设施产业主要的发展路径。
2018年7月,《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专用车领域新增或替代新能源汽车比例超过80%;2020年全国城市公交、出租车及物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0万辆。公共服务领域电动汽车需求量增大,给充电设施的充电功率、充电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交车司机赵师傅发现,从今年2月份开始,他驾驶电动公交车在江苏常州白荡河公交中心站停靠充电的时间缩短了。以前要将近一个小时,现在十来分钟就充满了。他只要把公交车停到指定位置,车顶的充电设备就会自动连接,快速完成充电。
这是南瑞集团最新研发的全自动大功率充电弓直流充电机,采用自动对接的大功率充电弓,额定充电电流达到800安,可以有效提高充电效率及充电设备利用率。大功率充电弓直流充电机可广泛用于电动公共交通车辆、物流车、港口拖车等特种车辆的快速、自动充电。
在城市公交车充电设施建设领域,南瑞集团还承担了淮安、苏州、南京等地几十个公交场站的充电设施项目建设。
除了公共服务领域,私家电动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使居民区充电设施的建设需求大幅增长。
2018年3月,南瑞集团成功研发支持有序充电的智能型有序充电桩系列产品。“能源控制器相当于台区的大脑,负责接收智慧能源控制系统的指令,通过计算优化,发出控制指令。能源路由器负责接收指令并执行,控制充电的时序和功率。”该公司用电技术分公司技术支持部经理牛荣义介绍说。目前,有序充电桩已经在北京、江苏、河南、上海等地试点建设,今年还将在山东、浙江等地扩大试点。
家住江苏南京北苑之星小区的居民已经感受到了有序充电桩带来的便利。这些充电桩不光能即插即充,还能“预约”在用电低谷时充电,根据小区实时用电负荷、客户需求、峰谷电价等因素,动态控制调整充电桩输出功率。
同时,有序充电桩的建设无需改造或扩容小区当前变压器容量,能够依托现有电网资源建设充电桩,解决老旧小区的电动汽车充电难题。
运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技术和理念,借鉴互联网思维,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日前,南瑞集团基于这一理念的《居民区电动汽车智慧有序充电示范应用》荣获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最佳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