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青海最后无电地区通电侧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2-28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这几天,青海玉树藏族小伙子格来非常高兴。

在过去的3个月间,很多头戴天蓝色安全帽,穿藏蓝色工装的电力员工穿梭于格来居住的村子。几个月下来,格来不仅和这些汉族同胞成了朋友,他的家也亮起了电灯。更重要的是,在藏历新年即将到来之时,格来对自己生活有了新的打算和憧憬。

事实上,在过去的3个月,和格来一样高兴的藏族同胞还有很多。在国家能源局的统一部署下,青海电力公司和国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努力,向消除中国最后无电人口发起冲刺。

按照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青海电力公司负责援建青海省网外9县3.98万无电人口的通电任务。其中,玉树无电地区的通电建设由西宁供电公司承担。青海电力公司玉树筹建处主任刘建春告诉记者,目前,玉树州西三县110千伏联网工程已经建成投产,将解决5677户,24533人的无电问题。

卡谢曲阔林村,位于在玉树州称多县清水河镇,海拔4200米。是藏族同胞按照围绕寺庙聚落的传统而形成的一个村落,村中有一座尼姑寺。在村落的旁边,有一座独立光伏电站。在这个60千瓦的光伏电站,记者见到了李战海,他是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玉树州无电地区通电建设独立光伏电站项目的电气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卡谢曲阔林尼姑寺独立光伏电站是一家无人值守的电站,共装有240块光伏板,电站建成后,可以满足附近54户、105间僧舍的基本用电需求。

2015年8月,国家能源局在西宁召开解决最后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工作协调会,根据部署,青海省采取的方案是:以变电站为半径,青海电力公司进行最大程度的电网延伸。其他偏远、分散的村落则由光伏电站和户用光伏系统来解决供电问题。据统计,在这场攻坚战中,2014年,黄河水电公司参战员工达上万人,而2015年最后三个月,为了解决最后3.98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青海电力公司参与援建的员工也达5000多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青海电力公司总经理全生明说:“2015年6月底,青海电力公司提前半年完成了经营区域内所有无电人口的通电任务后,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青海省委省政府号召,主动担责,以政府出资、国家电网代建的方式全力承担了玉树、果洛网外9县的电力援建任务,我们举全公司之力,克服了冬季施工、高寒缺氧和环境脆弱等特点,用不到3个月时间,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

分享到:

关键字:青海 无电地区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