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拓展海外电力工程国际标准是道槛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1-17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2月底,华电集团2011年“走出去”工作专题会议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华电集团将开辟一条“投资开发、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四轮驱动”新路子。在电力企业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发市场,早已成为一种共识。而海外工程则是电力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一环。
 
  “走出去”有了契机
 
  记者从中国贸促会电力行业委员会了解到,在国内市场增长趋缓的同时,国外一些国家电力匮乏,国别之间不平衡的供电布局,为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市场契机。相关调查显示,在全球电力需求中,火力发电最多,约占总量的65%,水力发电占18%,核电占17%。强劲的外部需求,拉动了中国电力企业对外投资热潮。电力企业的对外工程承包则带动了资本的输出、技术的输出、设备材料的输出、人力资源的输出。
 
  去年5月,中国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参与总承包越南永昂热电厂(一期工程)海水脱硫项目成功签约,这是中国公司首次参与越南发电厂海水脱硫项目建设。该研究院院长唐红键表示,以前,越南电力市场主要被日本、韩国和欧美国家垄断,但近10年来,这种局面正逐步改变。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电力工业装备和建设水平、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日益增强,因此中国企业在越南市场的优势也逐渐显现。
 
  显然,中国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参与到海外工程建设,只是国内电力企业“走出去”的一个缩影。一批电力企业已经在传统的“借船出海”的基础上实现了向“造船出海”转变。
 
  海外工程带动装备出口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电站工程总承包属于高附加值的一类工程,在海外的总承包项目中,从电站的设计、成套设备的采购、出口到建设、调试,都在总承包合同里,在电力产业链相关行业的国际化上发挥了有效的带动作用。
 
  据介绍,在电站工程合同总额中,40%-45%是设备,每一个电厂在中国配套的机电厂家达210家左右;20%-25%是材料,比如在国内采购的管材。粗略计算,一台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平均从国内采购钢材5万吨,一个电站至少有两台机组,平均需从国内采购钢材10万吨。此外,电站项目一旦中标,寿命通常是30-50年,维护所用的备件和材料都要从原厂家采购。
 
  有关专家表示,大型成套电力设备的出口不仅仅是产品出口,也是技术、标准和自主品牌的出口,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出口、推动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根据近年来相关统计,从出口市场来看,我国电力装备项目80%以上都集中在亚洲市场。从细分行业看,目前我国电力装备出口主要以火电、水电和输变电项目为主。
 
  业内人士透露,国内电力装备行业的主要竞争优势是设备的性价比、工期和项目集成能力。以电站国际投标项目为例,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国内价格比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低15%-20%,工期短1年时,国外业主才能考虑让中国企业中标。2006年之后,随着国际市场对我国电工设备的认可,价格差距逐步缩小到10%-20%。在个别项目中,报价甚至可以与发达国家公司持平。
 
  促进电力设计标准国际化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院长周大吉认为,电力行业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特性,给我国企业走向海外创造了独有的优势。
 
  据了解,2003年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开始“走出去”时,遇到的首要困难,就是国际标准的采用与执行问题,这是当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道瓶颈。在与国外业主和总承包商进行技术谈判中,技术标准的引用、使用的范围和对标准的解释总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常常围绕使用哪一个国家的标准产生分歧。
 
  在周大吉看来,电力设计标准加快国际化进程是电力行业的理想选择。中国电力设计标准国际化的不断应用,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力设备和设计走出国门,打造中国品牌。不过,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标准的国际化要求越来越高。周大吉表示,我国应成立相应的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中国电力标准国际化体系,密切关注国际行业进展情况,保持中国标准英文本的动态升版。
 
  一家电力建设单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对外工程承包中,工程项目越大,需要的流动资金越多,而电力施工企业的自有资金少,不能满足承包大型国际项目流动资金的需要;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资金,不少工程需要承包商带资承包,而我国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额度较低,难以满足承接国际工程的需要;由于外汇信贷规模受限,审批程序复杂,审批时间较长。因此,在帮助企业提升融资能力方面,还需国家相关政策扶持。
 
  有专家建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优势,观察到海外市场所蕴藏的市场机会,尤其是电力工程建设投资持续增长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以海外总包为先导,主动进行自动化技术推广,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深度挖掘海外市场机会。
分享到:

关键字:拓展 海外 电力工程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