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转型拐点已出现,2014年将给市场一个更加明确的答案,PI隔膜及轶纶95纤维将成明年看点。”深圳惠程(002168.SZ)负责人近日在股东大会上称。
但是相比之下,券商并没有如此乐观,从2008年开始的聚酰亚胺研发,到现在依然没有成为公司主要盈利品种。
“我们依然觉得短期内难以见到业绩,跟进公司的项目,只要发生趋势性的变化,则是买入的最佳良机,预计2013年每股收益在0.08元左右,估值偏高,但聚酰亚胺服用方面的应用可能会很快。”相比之下,西南证券分析师对公司仅仅是谨慎乐观。
聚酰亚胺项目不及预期
深圳惠程主要从事新型高分子电气绝缘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公司专业背景较强,多名主要股东曾就职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但是占公司主营收入约九成的电力设备相关业务受竞争态势制约目前已进入瓶颈期,近四年收入增速放缓,盈利能力下滑。
聚酰亚胺是性能优异的耐高温材料,合成加工难度大,技术门槛极高,下游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料显示,2008年公司开始对聚酰亚胺纤维的研发投资,聚酰亚胺是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聚酰亚胺,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点,不论是作为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被称为是“解决问题的能手”,并认为“没有聚酰亚胺就不会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
由于历史渊源,公司与长春应化所关系紧密,通过合作开发,公司在聚酰亚胺领域有望取得突破,并成为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的新材料公司。2009年~2010年公司就完成了百吨级纤维中试线,随后公司立即将目标锁定在产业化生产。
2010年12月深圳惠程非公开发行募资约4.37亿元,称将投资约3.31亿元包括增资控股子公司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建设高性能耐热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项目、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金属复合管母线及结构件项目(下称“管母线项目”)7610.39万元,及真空绝缘电气控制设备项目(下称“真空开关项目”)4479.05万元。
但今年11月21日公告称,公司拟终止真空开关项目、新建管母线项目,而两项目为已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的募投项目。
仅高性能耐热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项目继续推行,公司2010年报披露,长春高琦自主研发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 吨高性能耐热纤维生产线顺利一次试车成功,实现了全线贯通。产品的综合性能达到,并且部分关键指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公司当初称,“该项目达产后年增收入7.4亿元、年净利润1.28亿元”,但今年1月至9月仅仅实现销售收入1250万元。
探索新型材料
在公司股东大会上,公司负责人称PI隔膜及轶纶95纤维将成明年看点。历经三年多,深圳惠程的PI隔膜从研发走到中试,再到批量化产出,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已开始在市场推广,并收到权威机构的良好反馈。
公司称,公司已在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方面分别与国内较领先的民用和军用企业合作,PI隔膜的产品主要集中在PI-20(密度为0.2,主要用于一次电池等)和PI-40(密度为0.4,主要用于二次电池等)两个系列。并已根据厂家要求进行小批量试生产供货,并收到很好的反馈。相关负责人强调,其PI隔膜用在动力电池上较多,其成本从性价比上评估仍有较大优势,在民用电池方面也不存在任何问题。公司膜的应用除了汽车电池领域之外,未来储能电站的市场容量也相当之大。
PI隔膜被视为动力电池隔膜的理想材料,惠程PI隔膜已经通过了国家权威机构检测,目前正在与军工及民用的四家龙头企业做测试。测试产品包括一次性锂电和二次充电锂电。公司称,目前公司产品可以小批量供货,接下来将进行市场推广。
但是西南证券分析师认为,公司送样的 DC3.7V8.5Ah型聚酰亚胺(PI)隔膜镍钴锰锂离子单体电池,聚酰亚胺(PI)隔膜将4C循环提升到750%,超过7500次,且容量保持在70%以上,分析师认为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电池是人类寻找的一个方向,这种隔膜使电池行业发生根本性变化将是一种必然,但能否产业化,时间仍然不能确定,未来在动力电池及储能电站方面将会有广泛的应用。
同样在股东大会上,公司相关人士还介绍深圳惠程子公司长春高琦的轶纶95服用纤维,是既耐高低温,又能够最大限度地隔绝温度传导,且在宇宙辐射中依然能保持强度的轻质材料。公司称,近一两年内有望实现大批量产出
西南证券分析师认为,聚酰亚胺服用方面,由于这种材料本身的特性具有阻燃、保暖、不吸潮和原生性远红外功能,在民用服饰方面仍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保健产品(如护膝、袜子等)、户外装备(冲锋衣裤等)、家居用品(床上的毛毯,主打保暖+阻燃,在高端酒店、高层用户有需求)等。分析师最看好保健产品的广泛应用,一是因为价格市场可以接受,二是因为我国冬季大部地区比较寒冷和潮湿,三是因为我国老龄化逐年加重,发挥远红外,改善微循环的功能将是老年人的福音。
华泰证券分析师称,除高温除尘领域外,在防火防弹织物领域,聚酰亚胺纤维凭借优异的性能,也有望对芳纶形成替代。聚酰亚胺的强度可达5~6GPa,弹性模量可达250~300GPa,综合性能仅次于T700碳纤维,比芳纶等耐热纤维明显优越,而加工性能更佳。
这两个新型材料项目能否成为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点,仍需拭目以待。